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什么思维方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和人沟通过程,以及要说服别人的时候,光靠一嘴的“伶牙俐齿”似乎行不通了,别人总会要求你“用数据说话”,当你给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领导也会要求你“用数据说话”,而用数据说话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数据在企业决策过程中,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商业活动中,数据不仅能够辅助企业快速做出决策,实现降本增效,甚至可以重构企业的商业模式。
数字化时代,数据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可以记录历史,还能预测未来。数据对各行各业正在产生着天翻地覆的影响。例如:在金融行业,企业通过多维度的数据采集与获取、数据的深度加工和应用,实现实时征信、风险审计、内部管理、精准推荐、客户流失分析等诸多应用场景。再如:在制造行业,企业通过对内部应用系统、物联网以及相关产业链之间的数据打通和融合,探索和实践智能工厂、个性化定制、制造服务化、产业链全面协同等方面的应用,实现企业业务创新。
那什么是数据思维?先看一个故事,说某天公司领导要求一员工汇报项目的完成情况,对话如下:
员工:报告领导,项目已经差不多完成了!
公司领导:差不多是差多少?请用数据说明下情况,能量化的尽量量化。
员工:项目已经完成接近99%了!
公司领导:晕~~~
故事中的员工是数据思维吗?显然不是。尽管他的汇报中也用了“数字”,但并不是因为有数字,就是数据思维。就像我们问1+1等于几?三岁小孩也能迅速回答出来。但这并不是数据思维,而是人脑根据人体的感官作出的一种自然反应,是人类进化中对数据的一种天生携带感。
我们判断和分析事物的变化形成结论,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对事物所涉及的一系列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对比、分析而形成结论。另一种是通过感官、经验、主观和感性判断而形成结论。前者可以称为“数据思维”,后者可以称为“经验思维或传统思维”。
数据思维是用数据来探索、思考事物的一种思维模式,用数据来发现问题、洞察规律、探索真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需要的数据思维,就是用数据思考,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
综上,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建立“数据思维”,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洞察规律,挖掘价值,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经营范围,重塑商业模式。数据思维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总则。数据思维的建立,不仅仅需要对数字的敏感,更需要擅长观察数据,从数据中找出问题、找到规律并提炼见解,让数据赋能业务,服务管理。
数据思维的建立,也不仅仅要懂数据,还有加上数据平台的辅助,只有真正将数据用起来,才能检验数据的对错,发现数据的价值。
助流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涵盖投标管理、项目管理、市场管理、采购管理、材料管理、成本管理等功能要点,从工程项目投标、合同签订、施工、验收、归档等形成流程化管理。管理人员可随时查看施工项目各阶段的进度、资金、成本等状况,让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可视、可控、可追溯。多维度的统计报表可以让管理人员实时查看企业经营实时数据。收入、产值、各项目经营成本、费用占比等数据动态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