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下,市场经济压力巨大,上游地产企业大面积裁员,但是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的发布,建筑施工企业正在迎来历史发展的重大机遇。
目前,全国多地正在陆续推出“大基建计划”,本期我们就来探讨一下,2022年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抓住哪些机遇?重点关注哪些细分领域?
Part 1“大基建”重新登上经济增长的舞台中央
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大基建”正在承担着实现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5.5%的重要使命,“大基建”重新登上经济增长的舞台中央正在成为事实。
2022年3月,国家发布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六个大方向”:
建筑业总体形势“稳”字当头,发展趋势利好
投资增加项目更多(重点支持基建投资),金融加持资金更充裕
国家重点要干的工程已明确 房地产业走上健康良性发展之路
民营企业发展受到政府关注和支持
农民工工资、创业得到政府保障和支持
4月8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提出,今年可完成水利工程投资约8000亿元,政府投资优先选择水利工程,将专项债投资用作水利项目资本金。
4 月 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东数西算”工程成为今年大基建的重要发力点。
从信达证券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年初基建投资明显增速:
Part 2中财委明确基建投资的四大方向
2022年,中财委在4月召开的第十一次会议中也指出,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强调加大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综合效益,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会议还明确提出了4 大领域基础设施需要加强:
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数据,和建筑施工行业相关的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预计 2022 年投资约 2.9 万亿元
交通,投资 1.6 万亿元
能源,投资超 5000 亿元
水利,投资超 8000 亿
城市基础设施,预计 2022 年投资约 1.3 万亿元:
交通一体化建设,投资 8462 亿元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投资超 3000 亿元
城市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投资约 1000 亿元
灾害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 500 亿元
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百亿元
Part 3基建投资细分领域新机会
那么,针对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两大领域中的细分领域,建筑施工企业下一步应该瞄准哪里投资?国海证券研究报告表示,以下这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交通: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投资超万亿元
重点建设沿海港航设施和内河港航设施
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
能源:
分布式智能电网,预计投资超千亿元
重点发展新型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基地
到 2025 年,全国油气管网总里程增至 21 万公里左右
水利:
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重点水源、灌区、蓄滞洪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
Part 4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做的三件事
很多客户第一季度业务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也有不少客户从年初到现在一个标都没中,每天还负担着高额的成本开支。
那么,随着“大基建计划”的启动,一些标杆企业客户是怎么做的呢?
1、深耕主业
对传统建筑施工行业来说,做强做大主营业务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一般来说,在主营业务赛道,建筑施工企业会成立专人小组来梳理、盘点所在区域的业务,通过区域深耕增强企业竞争力。
2、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会选择积累众多业务经验,找到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瞄准新的细分领域,组织专项小组进行突破,谋求业务增长的第二赛道。
比如某个建筑施工企业在安装领域做得很成功,之后发现自己在水利水电领域也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起来,那么这个企业可能就会同时做安装项目和水利水电项目,来提高企业经营实力。
3、数字化赋能
在当下环境,数字化赋能对建筑施工行业来说极其重要。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加强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会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组织效能,快速扩大企业规模,提升项目快速复制能力,实现精细化成本管控。
助流为建筑企业搭建专业的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系统,为建筑企业打造从市场线索跟踪到竣工交付的全方位、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客户管理、项目成本管理、施工过程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让工程项目管理有目标、可视化、可追溯。提升团队整体的执行效率以及规范性,降低企业项目的风险。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