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告显示,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占总产值的比例)自2014年达到最高值3.63%后,一直呈下降趋势。那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应对利润下滑呢?
相关数据显示,建筑企业与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率差为22%,这种差距要求施工企业在其他成本项目的管理上花费更多的精力。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应对利润下滑
为了提高利润率,施工企业应继续加强成本控制,重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加强议价能力。
首先,对于大多数施工企业来说,要练好一个“武功秘籍”,那就是降成本(包括招投标运营/项目管理的全链条成本)。如你所见,建筑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内卷化的时代。很多项目从中标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亏损的开始。所以如果你没有有效的手段来控制招标运营成本和项目管理成本,你什么都不会损失。
其次,选择有实力的商业伙伴。“单打独斗”会越来越难,“强强联合,抱团取暖”将成为新常态。在前几年的房建市场红利期,大量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业务单一只能做房建。如果不及时转型,未来的行业内卷化程度可想而知。
最后,要积极拥抱信息化,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产业生态的自下而上管理模式是建筑企业的新路标。
一.数字化转型不是对企业之前的信息化进行推倒重来,而是对之前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优化。在整合优化的基础上,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企业新的技术能力,自下而上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支撑企业适应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要求。
管理理念转变
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为了管理而调整不能管理的管理,进行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的战略改革,将管理的角色转变为服务提供者,从传统的管理项目转变为服务项目,以集团后台为共享资源中心,更好地利用资源和条件,顺利完成项目运营。以项目+生态为核心,从企业端到项目端重塑项目管理。改变过去企业端文档+数据的驱动模式,建立数据+模型的管理模式,从而判断业务的合理性,预测项目风险,为管理层提供辅助决策,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
作业层效率提升
通过移动互联网加物联网技术,基于场景数字化,自动数据采集、上传、汇总、分析,提高后期运营效率,解决项目层面的链条之间的协同和物联网的数据融合问题,解决项目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问题,提高项目运营效率;集团通过数据建立标准管理体系,规范项目运作。
战略转变
目前,建筑行业头部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布局产业链层面的协作,通过对项目运营一线工人的赋能,提高产业链生态圈中资源的效率和满意度,并根据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分级管理产业链生态伙伴。把打造产业链生态系统的整合能力作为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二是施工企业从关注施工价值转变为更加关注产业链优化带来的新价值。通过产业链的优化,增强资源组织能力,支持更大产值规模的扩张,可以将业务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获得更多价值,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比如,生态资源连接后,相关协作流程在线完成,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均在线保存,从而快速分析供应商资源的优劣,更精准地选择优质供应商,从源头上避免“灰色”链条的发生。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应对利润下滑?助流作为泛建筑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其数字化管理系统具备灵活、敏捷的产品特性,依托组件化技术支持,最快1天可部署落地,3天完成定制需求。从工程项目投标、合同签订、施工、验收、归档等形成流程化管理,可随时查看施工项目各阶段的进度、资金、成本等状况,让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可视、可控、可追溯,最终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的管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