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的由技术驱动的巨大产业机会,在无代码与低代码这个拥有无限可能的赛道,除了已经拥有大量应用或在一定领域占有一定市场规模的企业,独立的无代码开发平台如何做才能跑出,“剩”者为王?
无代码大多以SaaS服务为主,本质就是按成果或效果付费的订阅商业模式。所以,企业是否有价值且有多大价值,就是看企业的客户数量以及客户的LTV,也就是企业客户的全生命周期价值,客户订阅收入ARR,续费率等。
因此,产品力、规模以及资金三者缺一不可,才能胜出。
其中产品力是基础前提。企业级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一直以来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现在虽然正逐渐从产品为中心进入到以成果为中心的新阶段,但产品是实现客户成果的关键。要比以往更重视产品,千万不要认为按效果或成果付费而忽视产品。
因为以订阅服务模式的新商业对产品要求更高,如果产品不能够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造成的损失基本都会由服务商承担。所以,一是, 无论表单驱动还是模型驱动,那种概念,本质是元数据驱动,是对元数据的理解和构建能力。二是,数据处理能力,包括存储计算,即增删改查的能力。三是数据引擎处理响应速度,现在有厂商能够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自动智能构建中间层进行数据加速,比如索引、各类中间表甚至是数据湖等。四是业务流程处理能力,对数据处理层级多少的能力,以足够满足各类复杂业务需求。五是产品体验能力。六是流程引擎处理能力,以及构建复杂应用的权限处理能力。七是系统架构的扩展伸缩能力,这块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不再是难点。说的再直接些,就是别人搭建不出来的场景,你能够实现,别人搞不定的技术,你可以提供,胜出就有了保障。
规模的关键是企业基于战略制定匹配的市场与运营策略。对于新公司如何快速赢得客户是关键第一步。目前大多企业采用从部门级应用或小应用入手,通过极具吸引力的价格,降低客户的采用成本,在客户可容受的时间,交付上线并产生成果。第二步是让产品为客户带来足够的价值,获得认可,提高客户续费。同时增加对其他产品的订阅购买。这样的好处,一是让客户快速体验产品带来的实际价值;二是建立信任,客户有更多意愿学习并产生购买新产品动力。
资金指的是造血或融资能力。在目前营销成本高起、订阅服务要提前亏损的前提下,融资就显得非常关键,谁能够完成融资,拥有大量现金流,才能迅速出击,这也是胜出的关键。
如今,无代码与低代码已经进入产业发展快车道,也将进入淘汰赛阶段了。可是不管如何,正如由传统软件向SaaS服务的发展进程一样,延生了HR领域独角兽北森、CRM领域独角兽销售易等,无代码与低代码在加速数字化建设的巨大机遇中,一定会涌现出一批独立的独角兽企业,让中国企业数字化服务商的生态更多样更繁荣,也将会为数字中国的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